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穿越文与字的时光之河

写——虽不能提高生活的质量,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梁晓权,笔名梁筱荃,毓鸿斋主人,字耀元,号日尧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著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30多万字的散文集《文与字的时光之河》上、下卷。

走笔做学问——写在钱钟书大师逝世纪念日  

2014-12-19 23:24:51|  分类: 原创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走笔做学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写在钱钟书大师逝世纪念日

 

古之做学问者,皆是意气平和,端言谨行、谦学沉静、静水深流、隐逸独行之人,不喜热闹,独享清静,来为人、为事、为道。于今日——钱钟书逝世纪念日,走笔做学问。以学习文学大家那,以传统文化为主,“贯通中西,古今互见,融汇多种学科知识,探幽入微,钩玄提要,自成一派”的学术思想,来学以致用。

2014年悄然划过了,回首这一年,感到最欣慰、最深刻的事情是,自己以半生积累掌握的知识与心灵体会,以及实践,写出了《文学论文》、《诗歌论文》、《读书论文》、《书法论文》。我不为自己发表一大堆的文章而喜悦,也不为微薄的稿费而劳神,只为这欣然的成长而释然。依旧以一颗淡然的心,迎接2015年的即将到来。

朱利安·巴恩斯写道:“那时你还是一个孩子,你认为你拥有了许多朋友,但事实上,你拥有的仅仅是伙伴而己。所谓的伙伴就是那些站在你身边,看着你长大成人,然后又渐渐淡出你的生活的人。于是,你开始了新的生活。”

这段话,让我真正体味到了,时光不也是如此吗?在平淡的生活中,时光渐渐地淡出年复一年。然后,我们每个人都不断地开始着新一年的生活。

我开始更加自知,不走极端,做一个纯粹写文字的人!写作本就是一个人的事情,是忙中取闲的乐趣,走笔做学问,由浅到深,由淡到浓,由俗到雅。而这浅与深,淡与浓,俗与雅之间,让自己学会剔除心中那么多感觉沉重的信息,留存最明确的方向,最本真的善良。这才是真正的去伪存真,抱朴守拙。

我不喜欢言思不一致的人!有的人尖酸刻薄,只知道眼皮子往上撩,喜欢利用别人,而不是真正的热爱苍生。“圣贤门第能礼让,君子文人不相轻。”我的悲悯也会为他们流下清泪。而我最烦感的,又是那些好为人师的所谓的“高师学者”们,胸有点墨、学无至深,更无几篇学问、学术性力作,却来评判指责那些辛勤劳耕的文字亲慰者。因此,我最喜欢钱钟书先生的那首《答悌芬》——

海内文章孰定评,观书月眼子能明。

年来渐似欧阳九,不畏先生怯后生。

多么深刻的诗句啊!因而,我告诫自己:储备健康的力量,(健康就是指身体、心态及精神,皆达到健康,才是真正的健康。)文明的头脑,加之不可征服的精神,再前进一步,让自己的心再壮阔些,原谅人世间不可原谅的一切,以至于让自己的心,能够容下整个世界。远离那些智力上狭隘的聪明者,人的差距,不是体现在智商的高与低,能力的大与小,层面的宽与窄,或其它什么,而是要具备达到道德高尚的水准,还有善良的品质,淳厚的思想,以及纯朴的仁与义。

白居易有曰: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辩才需待七年期。”作为常人,我们要学会静观,“人只有观复,才能观通、观变,观化。……莫谓风雨行无羁,事事入眼观;漫道君行何等妙处,待我细细慢慢静观。”是啊,“真金无须镀!”

天津文学杂志社社长冯景元先生于《智慧与思维》中曾写过《事事静观》:“物眼看,人眼瞧,佛眼观。暗以观明,静以观动,下以观上,地以观天,视角不同观不同。观中除看以外,还有赏和悦。素常说观石、观画、观文,都是倾目上心,连欣带赏的。而生活中经常伴寄望而出的观察、观望、观看,则更多的是,系之于怀,存乎于心。天下所有的观,都是事与事关,事与人关。”多么深刻的哲言啊!

当经历了观海上日出那惊心动魄的寻人问道,观草原日落的沉美惋惜,观天空晴朗阴袤的转换,观苍茫大地四季的变迁,就更懂得了人性的硬道理,做人的硬道理。

要想不让自己的精神家园,从繁茂走向衰落,就要让自己如清流般缓淌成平淡如水的一生。止于随流,不随波逐流!

学术之器,要深藏于胸,而非到处搬弄。可有时,我又无奈于那些为了满足一时之名利的“文客”,喧嚣于他们带有肥满欲望那软磨硬泡般的重托相附。于是,硬着头皮,让自己卑微成一粒沙,来磨润其成为一颗珍珠。

其实,我甘愿成为一个独行侠,更切实际的为文字而快乐,乐此不疲,乐在其中。我更喜欢脚踏实地的去做学问,具备真才实学,只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而已,而不是为了文坛那一席之地,更不是别人眼中的“大文章,小把戏。”我本就从未放肆过,何来的收敛?!

为了不让人生的刺,刺痛、刺伤自己,更加珍爱自己,因为,我深知自己太善良、太脆弱,经不起一些伤言伤语。因而,我更要清理自己的思想,让那些是非文客成为自己的文路过客。以自己的博爱抚平这人生的痛,不再惊恐、惧怕任何排挤抵贬!真实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自己!

人不怕没学问,最怕无思想!我要让自己那孩子般的幼稚,长进成熟,天真简单成清澈人生!

我,不为成为学者,而是为了作为学子的一份人生答卷,无需短暂的流光溢彩。而是让自己的人生这部大书,永恒成一世的静水深流,入江归海。也不再是继续动荡折腾于文与字的时光之河,而是独自平静成自己那一生一世的流世光影!

我,不让现实妨碍到自己的思考力,而是让自己永远的坚守自我。但前提是优雅与质朴并存。人,不一定要有多高雅的文学艺术,但一定要有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,在平淡如流水般的日子中,如激流险滩中的小船,颠簸在宽阔平静的水面,徜徉成一世的清澈浮欢。

短暂的人生,使我更加怀念、珍惜那些淡如水的素交文朋伙伴,那般真切,那般真实,那般真诚,那般学养。于人生的历程中,那般令人觉得思想共鸣,那般值得信赖,那般具有安全感。相融于一种平淡、宁静的默契无言中。是啊,人活着要有趣儿,而非有用。因此,我不喜欢与那些自以为是的愚人诟病,愿独自一人对着流云淡语,或自言自语。

我更感动那青春燃烧的岁月,幸福于青春懵懂的友情,真的怒,真的笑,一起痴学,一起狂欢,那才是最真正的友情!而如今,我认清了,我所认为的友情,不过是文客伙伴,并非知音、知己,而我那执笔多篇的友情,也不过是文客伙伴,仅此而已。

人生的成长,于这孤独的境界,终于让我明白了,岁月一去不复返了,而人生那永恒的清纯与真挚,也随光阴不复存在了!

我之所以发了一篇筱荃友情公告价格表,不是为了价格,不是为了价值,只是可惜我那宝贵的时间,那一滴一秒的时间流失,多么地令我心痛啊!在这时间的公平与不公平中,我开始懂得了,虽然留不住时间,但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,以从容的心态,抓紧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,掌握学术之器。正可谓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

海蓝博士曾说过:“做学问,不是因为听了多少课,不是因为看了多少书……”是啊,人生要明白,明白人生道路中要学会懂得,懂得怎样去做学问。并按自己的想法,去过好自己的一生。

出生的时候,父亲赋予我的名字——晓权,不是为了让我追求权力或权术,只因我占了个男孩子生日,父亲更希望我,以男儿般的志向去做学问、研究学术,成为初晓的栋梁之材,直至留香人间。而书法老师赐予我的笔名——筱荃,也是对我寄予厚望,希望我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,像新生的小竹一样,按照竹子固有的品格茁壮成长,并为人间的温馨不断地散发出香草般的芳香。这两个名字,皆固然喜欢,但较为喜欢的,还是父亲赐予我的这个名字。

因此,我不喜欢哗众取宠般的招惹,也不喜欢那种持久不了多久的崇拜,更不喜欢踮着脚尖看人!我需要的是站稳脚跟,稳稳当当地、远远地仰视,静默地仰望!

于钱钟书这位文学大师逝世纪念日,走笔做学问,既算是对2014年的挥别,也算是对2015年迎接,更算是对自己人生历程当中,近十年来的总结、告别、起步、迎新、追新吧!人生能有多少个青春活力的十年啊!

为了自己那已经触到地梦想,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,为了更好地做学问,再次给自己制定一份下一个人生目标:学会对自己咬牙,勿对别人切齿,注重开局和收局,掌握人生的细节变化,不杀伤自己的好心态,学会善于观察,慎于选择,敢于出手,低头走稳人生的每一步。自我期待未来人生那一份满意的答卷吧!

 

2014-12-19于毓鸿斋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3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